杨波涛从郑州大学经管专业本科毕业后卷入一起强奸杀人碎尸案,在看守所被羁押10年。
这期间法院三次判刑(死缓、死缓、无期),又三次发回重审,杨波涛的家人跑了200多趟市里、省里和北京,一无所获。
时任成都商报记者牛亚皓接到线索后率先发出独家报道,披露此事。报道发出两天后,杨波涛被取保候审,一年后警方宣布终止侦查。十来年的超期羁押,终于结束。
1
被毁掉的人生
(取保后的杨波涛)
杨波涛1998年郑州大学本科毕业,后创业代理DVD等音像产品,自己买了房和车,手底下有七八名员工。
2001年,商丘发生一起强奸杀人碎尸案,警方通过对死者李月英生前活动情况及社会关系调查,认为杨波涛有重大杀人嫌疑。
2005年9月1日,商丘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杨波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杨不服,提出上诉,河南省高院发回重审。
2006年10月16日,商丘市中院做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被告人杨波涛犯故意杀人罪,判死缓。杨再次上诉,河南省高院再次发回重审。
2009年6月12日,商丘市中院判杨波涛无期徒刑。杨又提出上诉,河南省高院第三次发回重审。
2012年4月6日,商丘市中院开庭审理杨波涛案,之后一直未下判决。2013年8月23日,商丘市检察院以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回起诉,但人仍然羁押没放。
记者牛亚皓前往河南商丘见杨波涛的姐夫,在查阅完相关卷宗后,认为这个案子存在众多疑点。
杨波涛的辩护律师沈祥丰告诉记者:“杨波涛的口供有上百处矛盾点:抛尸现场、肢解过程、死者姿势、分尸几块、黑色塑料袋的使用、分尸和抛尸工具等细节前后供述都不一致。对死者的遗物,供述中悉数列举,连商丘去义乌的汽车票价都记得清清楚楚,如让人观看一个用圆规画的鸡蛋,总有太圆的感觉。”沈祥丰认为,本案直接证据缺失、间接证据因不具有关联性而没有形成证据链。
记者查阅笔录显示,2004年6月26日,警方向李修本详细询问李月英(死者)离家时的穿戴和随身物品。2005年1月6日,警方向商丘市万里汽车站站长询问商丘至义乌的汽车票价。
记者采访到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法。他告诉记者,该案走到这个局面,也许因为案件事实和证据存在“两难”:既不能排除被告人有作案的嫌疑,也不能排他性地认定被告人无罪。同时,在该案的诉讼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关办案人员司法理念落后、重打击轻保障的主观认识问题。
记者还采访到商丘市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王利华。他表示:“我们已将卷宗移交公安,现在公安正在补充侦查,接下来如何处理根据补充侦查的情况来定。”
记者又采访了商丘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张大勇。他否认了检察院的说法。“案件还在检察院。”张大勇苦笑着对成都商报记者说:“如果检察院再退回公安补充侦查,得给补充侦查意见。这个案子已经审过三次了,我真不知道公安接下来还能怎么办。按理说有罪无罪,都可以判了。”
2014年2月10日,成都商报记者牛亚皓发出独家重磅报道《嫌犯十年》。
https://e.cdsb.com/html/2014-02/10/content_453463.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发布当天,央视网全文转载——
《河南高院三次撤销中院判决 嫌犯在看守所呆10年》
(http://news.cntv.cn/2014/02/10/ARTI1391988036691253.shtml)
报道发出两天后,被羁押了10年的犯罪嫌疑人杨波涛迎来取保候审。
民主与法制周刊记者王健、张志然发出报道《商丘13年悬案》。
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4-03-14/content-977312.html
中国法院网发出评论文章《从冤假错案看刑讯逼供之危害》,其中详细谈到了杨波涛案。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4/id/1265601.shtml
北京两会期间,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就《嫌犯十年》这篇报道向记者表示,公检法机关,包括我们河南省高院在这起案件中都有责任,将根据公安部门补充侦查的情况,再做出定论,如证据不充分应宣告无罪。
2014年3月11日,成都商报刊发新闻报道《他或“无罪” 我们“有责”》。
https://e.cdsb.com/html/2014-03/11/content_458448.htm
一年后,警方宣布对杨波涛终止侦查。
2
“媒体曝光,推动了案件进展”
近日,“改变de力量”联系到当年报道这起案件的时任成都商报记者牛亚皓,和他交流了当时的报道经历。
改变de力量:当初是怎么了解到这件事的?
牛亚皓:是当地媒体给我提供的线索,他们报道这件事可能存在困难。
改变de力量:了解后你怎么看?
牛亚皓:深入的了解还是去河南跟杨波涛姐夫会面后才有的,当时他骑着电动车把我约到一个破破烂烂的咖啡馆,拿出一大摞卷宗。我复印后详细看完这些卷宗,越看越离奇,这种不判不放的超期羁押在全国来说都是十分罕见的。
改变de力量:有哪些采访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牛亚皓:那就是杨波涛的父亲了,是个很硬气的老人。杨波涛的事情拖了这么多年,他的家属一直在反映问题,交通费和路费这些都是成本,时间一长,家底就被掏空了,为了坚持下去,他的父亲就去卖血,后来罹患肝癌,并在卖血的过程中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但一直再坚持奔走,咽不下这口气。在杨波涛被取保后,父子俩见了面,没多久就去世了。
改变de力量:你怎么看杨波涛的遭遇?
牛亚皓:很惋惜吧!他可是98年的本科大学生,那时候郑州大学已经是211了。不仅如此,他创业也是比较早的,2001年开了一个家用电器代理店,卖DVD、VCD那些,这个东西做好了很容易赚钱,你看后来的苏宁、国美之类的,都是那会儿开始的。如果不牵扯上这个案子,他的前途应该是很好的。但现实是,他刚出来的时候整个人的神情都非常麻木,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惊恐。
改变de力量:这个案子和你以往的报道有何不同?
牛亚皓:像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都是有着“真凶再现”才平反的,但杨波涛这个事,至今都未见真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平反是不容易的。再有就是像前面提到的,如此不判不放,超期羁押,实在罕见。
改变de力量:10年不决的事,报道两天后就被取保,媒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牛亚皓:当地的反应还是很快,他们肯定是有压力了,主要是他这个案子本身存在硬伤,这个大家心里都明白,媒体曝光后超期羁押这个问题就已经无法再回避了,取保也只是顺水推舟。
来源:改变de力量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