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热点追踪 > 焦点案件

为何胡鑫宇案引发“网络全民破案”?

发布时间:2023-01-31|栏目:焦点案件|浏览次数:22

     探究胡鑫宇案真相,关乎公众知情权,关乎政府公信力,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信心。而“寻找胡鑫宇”的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的原因,在于“人们寻找胡鑫宇,就是在寻找自身的安全”。

图片4.jpg

      

       胡鑫宇尸体被找到的消息,迅速发酵,成为春节后第一个引爆网络舆论的事件。


       江西上饶市警方通报称,2023年1月28日12时25分许,铅山县公安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中发现一具缢吊尸体。经鉴定,这具尸体正是失踪106天的胡鑫宇。

      自2022年10月14日,15岁的高中学生胡鑫宇,在江西上饶铅山县致远中学失踪,引发社会广泛且持续性地关注。

      该案案情离奇。根据江西省相关部门的公开描述:铅山县公安、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教体、城管等部门,联合平安义警、蓝天救援、绿洲救援等社会力量,对学校附近进行了3轮地毯式搜查。但最终未发现胡鑫宇踪迹及有价值线索。

      由此,该案具备了强大的网络话题效应。期间,网络上各种“爆炸式消息”层出不穷:比如“二楼白布裹尸”“后山发现实验室”“化粪池发现碎骨”“被光头老师杀害”“被化学老师用药水化掉”“被人带进医院割去器官后抛尸河内”等等。

       而此次发现胡鑫宇尸体的地点,和他就读的致远中学高中部,直线距离不超过2公里,最近一处仅数十米。由于警方的这份通报信息披露简略,让此案的舆情发展再次陷入了相似的“漩涡”。网络上质疑声不断,形成了“全民网络破案”的现象。

       其中,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存在着部分靠制造话题吸引流量的投机行为。但不可忽视的是,全民热议社会热点案件,包括网友们的质疑,实际上对案件的真相挖掘,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更关键的是,探究胡鑫宇案真相,关乎公众知情权,关乎政府公信力,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信心。而“寻找胡鑫宇”的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的原因,在于“人们寻找胡鑫宇,就是在寻找自身的安全”。

       当今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一个“平安的中国”,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涂抹了一层安稳的“底色”。

     既有研究指出,公众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心理感受和主体评价。公众的安全感越高,其政府的公信力越巩固。

对此,人民网评论称:“公众所疑惑的,就是相关部门所要回答的。”所以,胡鑫宇案件的侦破进程,必须做到让真相取信于民,要避免办案机关或相关部门陷入“塔西佗陷阱”——无论真话还是假话,人们都不相信。

图片3.jpg

      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之中。还原真相,固然艰难,但这是正是司法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所系。而我们欣喜地看到,仍然有机构媒体执着地进行着调查和报道,试图给公众提供更多可信的信息。

平安是人民群众亘古不变的期盼,在后疫情时代,国泰民安更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人民群众需要提升幸福感、获得感,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样需要“更有保障”。

来源: 法度研究院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Copyright © 2022-2023 天下无冤 版权所有
电话:1861012313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SOHO办公A2103 京ICP备2022027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