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法治要闻 > 法治实践

最高法:插手案件要被记录、通报、追责,多数请托干预的人“望而却步”

发布时间:2024-02-24|栏目:法治实践|浏览次数:15

223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介绍人民法院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法院干警记录报告人次和信息数量逐年递增。2023年,全国法院干警121.15万人次、记录报告信息193.85万条,相比2022年,分别增长7.5倍、11.8倍。从记录报告信息看,绝大多数是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极少数是违规干预过问案件的。

 

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是指,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要像党中央抓八项规定那样抓‘三个规定’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督察局局长廖向阳向与会记者表示。

 

如实填报首先是对法官严格公正司法的保护机制,也是人民法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司法诚信机制。本报记者 封莉

 

据了解,“三个规定”明确要求,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过问案件的情况,应当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明确要求,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违规干预过问案件的行为,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进行不正当接触交往的行为,予以通报和追责。对司法人员不如实记录报告干预过问案件情况的,也要通报和追责。

 

“三个规定”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开发建成联通全国四级法院、覆盖全体法院干警的记录报告平台,要求所有干预过问案件情况一律记录报告,所有涉嫌违纪违法问题一律严肃查处。

  

廖向阳指出,“三个规定”为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职提供了“护身符”,有“三个规定”撑腰,广大干警对于违规干预案件的行为,敢于坚决说“不”。

 

“特别强调,实践中向我们了解、过问案件办理情况的,绝大多数是申诉说明相关情况、希望法院尽快审理,本质是监督、促进法院进一步做到公正高效审理案件。”廖向阳说,如实记录填报是防止可能发生的“人情案”、“关系案”甚至“金钱案”。

 

对于一些干警存在的“不敢报、不愿报、不会报”,怕上级单位和领导干部打击报复等顾虑,最高法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严控记录报告内容知悉范围。二是严格记录报告平台管理。三是畅通记录信息直报系统。四是建立如实记录报告保护机制。

 

“通过联通全国四级法院的记录报告平台,各级法院干警既可以向本院填报相关情况,也可以直接向上级法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填报相关情况,运用技术手段防止信息的泄露扩散,让干警能够真正放心填、如实报。”廖向阳表示。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把落实“三个规定”纳入主体责任清单,主要领导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如实记录报告,以上率下。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记录报告信息129条,各部门负责人记录报告信息1022条。

 

廖向阳表示,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就是要堵住违规请托、干预过问的“后门”,防止“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同时需要指出,落实“三个规定”决不是拒绝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问题不管不问,而是要在堵住“后门”的同时敞开“前门”,引导群众通过正当的渠道反映问题。

 

2023年第四季度,最高法在全国法院组织开展“三个规定”落实情况大督察,对各高院进行“点对点”通报问题,推动高院重点对连续数月“零报告”的215名法院院长严肃约谈、督促整改。

 

“各级法院扎实做好记录报告信息筛查和以案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移送违反‘三个规定’问题线索,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干警接受请托、干预过问案件等违纪违法问题,依规依纪追责问责不如实记录报告行为。”廖向阳表示。

 

据悉,2023年,对于涉及违反“三个规定”的法院干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追责问责2500余人次,其中通过倒查违纪违法案件追责问责不如实记录报告的干警723人次。

 

20229月,北京某基层法院6名干警,因不如实记录报告他人过问案件情况,被通报批评。

 

据介绍,“三个规定”出台后的较长时间,不少干警对记录报告干预过问信息存在思想顾虑。经过持续教育引导、完善工作机制,现在大多数干警打消了思想顾虑,遇到过问案件的情况就及时填报、依规处理。

 

“各级法院普遍反映,无论来自外部还是内部,违规干预过问案件、阻碍干扰法院公正司法的情况,现在相比过去明显减少。”廖向阳说,如今,只要提到“三个规定”,讲明干预司法、插手案件要被记录、通报、追责,多数请托干预的人就“望而却步”了,“三个规定”防止“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制度效能日益彰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高波给出一组数字,2023年全国各级法院“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填报信息21.32万条,员额法官填报信息58.23万条,两项合计占填报总数的41.04%

 

“正如张军院长讲的‘来反映案件情况的,绝大多数是监督’,如实填报首先是对法官严格公正司法的保护机制,也是人民法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司法诚信机制。”高波强调说。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记者 封莉 北京报道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Copyright © 2022-2023 天下无冤 版权所有
电话:1861012313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SOHO办公A2103 京ICP备2022027235号-1